2009年11月4日 星期三

書評(六百九十五):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這是一本飽受爭議的作品, 無論從作者, 題材, 發行, 或是時機點來看皆如此.
約莫三百五十頁的內容不足以道盡這部書所代表的矛盾與沈重.

作者龍應台撰寫這本書的立場受到政治立場相左者質疑別具用心.
著作發行後被其他作者控訴抄襲 -- 或稱是 "未經引用程序的盜用".
因為觸及敏感問題, 這本新書在中國境內遭到封殺, 相關網路資訊被封鎖.
過度密集的宣傳, 讓 NCC針對上節目談書的行為開鍘, 理由是置入性行銷.
這本書暢銷到新聞台為之製作特別介紹, 創造近年華人著作難得一見的佳績.

那麼, 這本話題作品到底是小說, 是報導, 還是歷史?
在此就先略過複雜的當代政治爭議, 無視商業糾紛, 放開褒貶功過,
把焦點匯聚在最原始的問題上: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到底說了什麼?

這是一本收集殘存者記憶, 以眾多經歷過同一時期的人物為主角,
藉由拼湊組合, 所架構出的大時代故事 -- 而且是即將消失的一段故事.

龍應台以寫給自己孩子的口吻來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十年左右的故事,
並將收集來的資料與當事人口述將以整理, 編輯成許多短篇, 結構不完整,
可能也遑論起承轉合的小故事, 並試圖從小故事集中重現那時代的部份景物.

在架構上比較值得留意的是, 這些小故事的人物雖然不乏知名人士,
但大多數的角色現在都已成為風中殘燭, 或早在當時化作一盅黃土,
為了讓彼此獨立而且因果性不算值接的故事能表現出整體感,
在描述故事時, 作者盡量用 "時間"和 "立場"這個要素來連結,
試圖在講述一個人的故事時, 引入另外一個人的狀況, 並以此串接事件,
這種交錯的寫法會帶出時間與空間的關係, 透過對比也能使形象鮮明,
不過環環相扣之處卻很容易導入作者想營造的歷史觀與邏輯架構,
這部份其實正是這本最大的矛盾.

有兩種說故事的方式可以講述同樣一件事情:
"我要說一個很可憐, 很感傷的故事, 那是一場大時代的動盪悲劇..."
"我要說一個那個年代的故事... 到此為止, 我說完了."
前者在一開始會企圖將情感殖入給讀者, 在傳達的過程中, 情緒會封裝打包,
隨著故事流入聽眾腦海, 後者闡述的方式會接近平鋪直敘, 避免帶入形容詞,
讓接觸者如果覺得這故事有趣, 值得反芻, 就讓他們自己決定評論.

其實, 以上兩者都埋入了作者的情緒, 差別在於一個用形容詞,
另外一個則用選擇題材的方法來偷渡情感 -- 本書正是後者.

歷史是沒有辦法還原全貌的, 因為隨著選擇重現片段的不同,
記述者就已經做出了選擇. 這本的主旨我覺得在全書最初與最末已經講明,
作者希望將同樣在大時代中受傷的所有人, 包含台灣大陸甚至日本德國澳洲人,
全部當成一個擁有共通記憶的 "民族", 所以這裡頭不急著說悲苦分離,
而是一針一線將不同人的故事縫製在同一塊畫布上, 反覆提示人物間關聯性,
再以這些主角近似的情緒來整合在立場與文化上的差異, 以實現情感民族的概念.

這種目標自然與現行的所有民族劃分為敵, 因為此種作法不單純是原諒或記憶,
而是企圖把原本各有藩籬的民族界線打斷, 重新用更大的框架把所有人包在一起.
這可以說是文人的浪漫, 情感豐富, 多愁善感, 卻急著挑逗著既有信仰的逆鱗.

我想, 這就是全書的爭議所在, 反對者稱之無父無母, 或罵其傲慢.
因為事實上, 作者的確別有居心 -- 在這裡倒不見得是好是壞, 支持者可以換個說法, "有企圖心".

花了一些篇幅解釋這點, 我想剩下的心得應該留給親自閱讀過的讀者來體會.

這本用字算很樸實的, 沒有閱讀習慣的人也能一次一小段一小段看過去.
不過通常會建議初次閱讀者以作品內的分法, 每次以一部看完後休息幾天為原則,
看得篇幅過短會容易因為情緒近似而生厭, 囫圇吞棗的方式可能會感覺麻木.

當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都走入歷史, 有很多話就沒機會再問.
那些走過一九四九年的倖存者, 逐漸無法開口, 有時記憶也隨著衰老而模糊.
或許這本書也不過是眾多經由篩選, 雕飾, 與包裝的商品中的一部份, 難稱歷史貢獻,
但我們倒是可以在有興趣之餘, 試著模仿其探尋的腳步, 聆聽過來人講述了一輩子的老故事.
或許, 這是解決疑惑與發現更多疑惑的途徑.

別急著否定這本書, 也切忌迷信這本書, 因為這就只是一本書, 如此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