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3日 星期五
淺談角川短篇輕小說大賽心得與分享~(八)客觀指標四天王之四︰劇情
輕小說創作最迷人之處便在於變化多端的劇情.
比起一般小說, 輕小說包容性更強, 題材豐富, 自由奔放,
類型廣泛, 納百川而能成其大.
身為創作評比時最重要的項目, 劇情約佔總分四成, 絕對不容輕忽.
通常來說, "起承轉合"是最基本, 也最容易掌握的劇情模式,
此種結構非常普及, 同時也容易為讀者所接受, 倘若還無法精準掌握劇情,
不妨就從最通俗的方式開始.
起: 故事開頭, 帶出基本人物介紹和最重要的設定
承: 將 "起"提及的內容穩定發揮, 為接下來的轉折預先鋪陳
轉: 劇情轉折與高潮, 衝突與競爭, 甚至是角色立場和信仰的轉變
合: 故事收尾, 適度交待後續或預留續作伏筆
起承轉合容易處理且結構明確, 經常成為創作者首選.
以 "天上掉下美少女"類型為例:
起: 天上掉下美少女, 立刻向讀者展現屬性和基本設定
承: 美少女住下來後過著熱鬧生活, 吃飯洗澡睡覺買內褲
轉: 因誤會讓美少女負氣離開, 此時主角又陷入危機, 心境轉變後願意接受美少女
合: 風波順利解決, 雙方繼續打打鬧鬧, 美少女以表妹身份轉到主角班上
輕小說非常重視開場, "起"幾乎可以決定整部作品生死.
概因輕小說讀者通常沒什麼耐性, 看到囉唆開場或難以理解的繁瑣設定,
恐怕就不願繼續看下去. 因此 "起"必須簡潔明快, 直指核心,
讓讀者在前十分之一就能獲得回饋, 判別這部作品是否值得繼續往下看.
為此, "起"有幾種常見方式.
1. 開門見山法
有什麼賣點, 前三頁就大方展示, 例如天上掉下美少女, 無情戰場,
異能戰鬥, 就明白寫出來, 並暗示讀者後勢可期.
2. 倒敘法
先把前半段精彩事件場景寫在序章, 直接營造懸疑與高潮, 引發讀者好奇,
引發讀者好奇, 之後即使閱讀平順的開場劇情, 也能懷有一絲期待.
3. 自述法
集中描述主角心境, 以近乎詠唱的方式帶出心境, 之後再補述現實環境.
然而我不是很推薦這種虛渺的寫法, 畢竟連基本描述都無法寫得順暢,
又怎能期待心境風景處理得絲絲入扣呢? 總之, 如果序章就要從心境下手,
請找其他讀者試閱, 以免流於空談.
4. 階層法
環境由大而小, 範圍由遠而近, 角色由繁而精, 先鋪陳背景, 再講述人物.
這種方法比較傳統, 寫起來也很穩定, 但開場可能偏弱, 要留意故事步調.
5. 夢或回憶開場
這種處理方式通常用於戀愛作品, 先給予模糊的提示, 預告有個重要角色.
之後故事直接開始, 不解釋夢境內容, 讓讀者隨劇情來猜測或認識這位關鍵人物.
6. 獨立章節法
把開頭寫成一千字以內的極短篇, 以作品為作品開場.
這種寫法能讓讀者剛開始就讀完一則濃縮過後的小故事, 文字方面往往也較為精緻.
除了以上六種常見開場方法之外, 也可以按照劇情需求混合使用.
總之, 開場非常重要, 請無論如何穩住 "起", 才能往後繼續發展.
"承", 建議寫得平順卻不乏味, 穩定而不死板.
這部份適合發展設定, 埋設伏筆, 介紹角色與背景, 營造劇中世界的 "常態"風情.
長度建議壓在三成以內, 畢竟這部份用來醞釀氣氛居多, 賣點還是得擺在 "轉".
雖說 "承"是接著 "起"而來, 為了 "轉"預做準備, 看似樸實無華,
然而 "承"解釋得越清楚, 將 "常態"刻劃得越詳盡,
接著要上場的 "轉"就能更辛辣刺激.
換言之, "承"和 "轉"氣氛往往相反, 透過常態與異常互相比較加深讀者印象.
假使 "轉"預定以晦暗殺戮劇情為賣點, "承"建議要寫得平和溫馨, 再急轉直下.
反之 "轉"若想來段只要努力就能突破困境的勵志橋段, "承"便要先告知讀者困境為何.
接下來的 "轉"是整篇作品的精髓, 大約從中盤開始就該登場, 緊緊扣住讀者目光,
佔四成到一半都不為過. 以故事發展順序來看, "轉"應該是最早定案,
卻最晚完成的段落. 有了 "轉", 才知道怎麼 "合", 該如何反面寫出 "承",
並利用關鍵場景, 台詞, 設定... 等安排 "起".
與步調稍微緩慢的 "承"相比, "轉"進展急促, 氣氛熱烈, 事件接踵而至,
節奏感非常重要, 尤其短篇字數少, 在 "轉"這階段更需寫得緊湊.
這部份要有一個可努力的目標, 明確的判斷準則, 行動, 還有支持角色行動的理由.
以下舉幾個例子當範例.
熱愛社團相聚時光(理由)的主角參加大賽(行動)贏得冠軍(判斷)換取社團存續(目標).
悲傷的父親設下陷阱(行動)毒殺(判斷)出獄的老綁匪(目標)為當年枉死愛女報仇(理由).
為了把信件親手交給離鄉女孩(理由), 少年狂奔(行動)追公車(目標), 希望追上公車(判斷).
殘存部隊試圖逃亡(行動)並活著(目標)越過邊界線(判斷), 為了遠離戰亂之國(理由).
目標, 判斷, 行動, 和理由四項目中, 最容易被人遺忘的就是判斷準則.
關鍵事件必需要有足以判斷勝負成敗的標準, 以便讀者理解事件發展現況.
"比賽表現良好就讓社團存續", "比賽拿到冠軍就讓社團存續", 兩者相比,
前者顯然缺少明確的判斷準則, 讀者無法從比賽過程判斷怎樣的表現叫做 "良好",
這種模糊的標準也將損及劇情結構.
話雖如此, 模糊標準雖然不適合用在 "轉", 卻能用於 "合".
"比賽雖然沒拿到冠軍, 但社團因為表現良好而存續"這樣的發展反而多了點人情味.
最後是 "合", 約佔據兩成篇幅.
這部份用來收尾, 務必寫得圓融完整. 雖然短篇小說字數較少,
"起"與 "承"可能都寫得簡略, 但 "轉" 與"合"切勿輕忽.
"合"要適度解釋 "轉"所帶來的影響, 交待人物後續, 解說在 "轉"時沒說清楚的謎團,
讓劇情先由 "起"拉抬氣勢, "承"穩定局面, "轉"帶來高潮, 收在 "合"重歸寧靜.
參加比賽時, 請務必讓故事做個小結, 千萬別給人沒寫完或虎頭蛇尾的壞印象,
寧可刪減 "承"的部份, 也不要壓縮 "合"的完整性.
再來聊聊另類迷思: 開放式結局
開放式結局有好有壞, 出色的開放式結局以暗示代替明示, 留給讀者想像空間,
但並不算好安排, 弄巧成拙或提示不足恐怕賠掉整部作品.
假使對劇情結構還無法掌握得一清二楚, 就先把開放式結局拋諸腦後,
安份寫個簡單的版本, 力求有頭有尾即可.
"起承轉合"是最基本的架構方式, 但內容過於單純, 因而再推薦其變形結構:
起 - 承 - 轉 - 合 - 再轉 - 再合
亦即在故事事件後, 又殺出個更短且更強烈的大轉折, 出乎讀者意料之外,
最後收得直率而爽快. 這種寫法在 "轉"和 "合"時便要為 "再轉"與 "再合"預留伏筆,
甚至要故意讓 "合"收得殘缺, 誘導讀者跟著懷疑其中必然有詐,
才能理直氣壯轉進第二種結局.
來個簡單的例子.
主角加入革命組織, 與夥伴一同奮戰抵抗暴政, 終於攻下敵方司令所(第一結局).
正當大夥兒以為和平到來時, 始終不發一語的團長忽然自後方對革命團員掃射,
死掉了一堆男性角色和一位美少女. 原來這一切都是騙局, 團長就是叛賊,
主角要為團員復仇並逃亡(第二結局).
這種類型看到第一結局時就是個完整的故事, 只差某些伏筆尚未使用, 以及收得不夠全面.
利用第一結局為第二結局鋪陳, 再帶出更急促的事件, 把劇情推向另一個高峰.
以篇幅來看, 開頭到第一結局建議佔七成, 第一結局到第二結局則用三成,
先寫出個大致發展, 再慢慢調整內容會比較合適. 假使第二結局篇幅太長,
甚至與第一結局相當, 那相較之下比較平庸的第一結局就會退化成 "承",
第二結局退化為 "轉"與 "合", 那就失去雙結局的震撼了.
總而言之, 若能寫出"起"強力, "承"平穩, "轉"緊湊, "合"圓融的作品,
隨劇情演變營造氣氛, 故事也能變得精彩可期, 捉住讀者的心.
←(七)客觀指標四天王之三︰角色 / 回目錄 / (九)對話與敘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