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31日 星期二
心得(一千八百九十三): 6天6人6把槍1/6
原名: クロクロクロック1/6
作者: 入間人間 / 深崎暮人
出版: 角川
連結: 15×24
群像劇作品, 預定全六本完結.
故事由六位主角搭配第三人視角, 來尋找一把混在模型槍中的真槍.
因為交易失誤, 所以六把交易出去的模型槍之中, 混了一把真槍,
也因此改變了六位主角的命運.
1. 殺手: 接下委託, 試圖暗陶藝家.
2. 廢人: 六年級女大生, 目前被朋友拖出門重新適應社會.
3. 高中生:.平凡的高中男生, 跟蹤單戀對象, 希望保護對方.
4. 小學女生: 拿到網路買來的槍, 想要殺掉討厭鬼.
5. 陶藝家: 為了個人展而忙碌中.
6. 偵探: 兼職羅莉弄, 尋找手槍中.
"角色自己在腦海中演戲起來"往往是群像劇最明顯的特色,
這類作品常以一個單純的主題開場, 藉由描述各路人馬的互動,
來營造作品的趣味. 互動過多, 讀者不容易消化; 互動不足,
又喪失群像劇的樂趣. 因此拿捏角色間交互關係是這類作品成敗關鍵.
本作以 "找出真槍"破題, 可說是簡單有力的成功開場,
全書緊扣 "六" -- 六天, 六人, 六把槍, 把故事維持在蠻剛好的規模,
作者入間人間過去的作品常有偏執或個性十足的劇情, 風格和主題也相輔相成,
可說是絕妙的組合.
可惜這本在第一集卻少了個重要的關鍵, 所以很難吸引人暢快讀到底.
以另一部同為群像劇輕小說的15x24當對比, 15x24的角色雖多,
卻很快就集中行動 "尋找是誰發出自殺留言", 角色言行大抵緊貼主題.
六把槍開場在塑造角色形象方面花了不少篇幅, 主要角色互動劇情略顯不足,
六位主角各自又帶出一些配角, 醞釀許久才回到主題, 導致初期劇情稍嫌鬆散,
有點像是在看六位小人物的個別短篇故事, 不太容易意識到這是一部共演的作品.
個人猜測, 如此安排架構, 可能是為了運用敘述陷阱或時間軸錯置等技巧,
來增加真相大白時的趣味. 這種策略無可厚非, 只是手法可以更細緻些...
大致來說, 是充滿作者一貫風格, 可惜少添了些柴火吸引讀者的第一集,
至於這樣安排是否得宜, 還得等到六本全數出完才能判斷了.
(全文...)
2015年3月21日 星期六
心得(一千八百九十二): 我成了校園怪談的原因
原名: 僕が七不思議になったわけ
作者: 小川晴央 / よしづきくみち
出版: 角川
連結: 特設網頁
歷久不衰的校園七大不可思議題材, 這次將以不同方式呈現在讀者眼前.
這本 "我成了校園怪談的原因", 以大家耳熟能詳的廁所花子等傳說破題,
進而帶出一連串青春洋溢的校園生活, 獲得了2013年電擊小說金賞, 一本完.
這本作風和輕小說校園作近似, 只是沒有大量插圖加持,
反正輕小說輕文學這些分法是出版考量, 那也就別太在意歸類在哪裡了吧.
主角中崎是個再平凡不過的高中男生, 個性謹慎過頭, 平日也沒什麼表現,
卻因為誤闖深夜的校園, 被七大不可思議管理員 "典子"同伴,
並且獲得其他傳說的力量, 也因為這份機緣, 默默守護自己喜歡的女孩子.
故事簡介大致就這樣點到為止, 由於這部作品本身的主線安排, 不適合解釋太多.
本作雖然號稱校園傳說作品, 書腰列出七大不可思議, 卻與同類型作品相去甚遠.
在這部作品裡, 除了主角與典子外, 大部分的校園傳說只是力量的媒介,
本身沒什麼戲份, 自然也不會有各自專屬的劇情... 這麼說吧,
比較像是 "主角被選為傳說之一, 所以得到其他傳說的能力".
故事大致分為四篇, 各自解決一件小事情, 內容還挺有趣, 可惜過程稍嫌平淡了些,
劇情到了終盤才會把真正的主線帶出來, 也就是介紹裡 "被騙了"的部份.
急轉直下的結局一掃先前清淡氣氛, 節奏也跟著緊湊,
並回應了目前書名本身的伏筆(這本得獎時原名是三年B組中崎くん(仮)),
可說是結束在蠻漂亮的高潮, 我還挺建議親自體會看看.
反過來說, 這部作品創作的起點擺在最後結局, 所以前面幾篇安排伏筆的章節,
難免讀來鬆散, 校園傳說的設定或論證也有些拖泥帶水, 但瑕不掩瑜,
反倒就是因為這種輕輕柔柔的風格, 和結尾的悵然相互呼應, 才會更引人回味吧.
還不錯的校園戀愛故事, 有興趣不妨試試看.
(全文...)
2015年1月17日 星期六
心得(一千八百九十一): 好想推倒! 萌男圖鑑 52位當紅日本漫畫家的私密妄想
原名: 萌え男子がたり
作者: 中村明日美子(代表)
出版: 園神
連結: 略
老實說, 最近遇到了轉形期的苦惱.
過去因為市面漫畫多, 冷門作品的相關資訊少, 隨筆寫點感想介紹,
多少可以幫忙掃點地雷作, 順便找出遺珠之憾.
然而現在網路上漢化流通越來越興盛, 有時會覺得與其看別人介紹,
不如直接想辦法親自去接觸看看(當然, 不鼓勵盜版行為...).
所以這次挑了本應該在網路上比較沒有流通的相關書籍,
也就是這本萌男圖鑑(簡稱).
萌男圖鑑簡單來說, 和封面試圖表達的意思大致符合,
也就是請(BL)漫畫家為自己喜歡的特定屬性男性角色繪製插畫,
接著配上一頁的心得感想... 嗯, 表裡如一的圖鑑類作品呢.
通常這類書籍的賣點就是插畫, 文字只是點綴或放點冷知識專欄,
不過這本萌男圖鑑的文字部份意外地值得細細品味,
可以從中理解對於角色的不同切入點, 以及來自作者的看法.
好比說, 一般常見的 "眼鏡男", 以年齡分有學生會長, 社會精英...
以使用方式分, 還可以切割為常態眼鏡, 或是偶爾戴眼鏡... 之類.
這些微妙的差異, 往往可以讓整個角色有一百八十度變化.
無論只是想看圖, 或者有創作需求, 試著從其他作者視角來理解角色魅力,
都是讓人開心的體驗.
這本在日本有出第二集, 台灣這邊到現在還沒消息.
也期待下一本能帶來什麼驚奇.
(全文...)
2014年6月29日 星期日
心得(一千八百七十五): 當戀愛成為交易的時候2
作者: 小鹿 / 櫻野露
出版: 角川
連結: 第一集
第五屆角川輕小說得獎作品 "戀交(簡稱)"邁向第二集了.
第一集雖然只拿到銅賞, 但搞笑和轉折都很有意思,
在輕小說愛好者間獲得了遠比名次更佳的評價.
廢話不多說, 總之先從前情提要開始吧.
戀學園獨特的 "好感度系統"能把人與人之間感情化作戰鬥力,
彼此相互競爭, 當然也能當成貨幣使用, 是每位學生最重要的資產.
主角一行人於是組成 "成就戀愛社", 專門受理相關委託... 然後搞破壞.
以下是第二集內容.
大受歡迎的學生會長羅斯遭受神秘的戀愛道具 "毒項鍊"攻擊,
每隔一段時間就失去大量好感度, 身體狀況也逐漸惡化,
面臨了好感度破產的大危機. 為了撐到運動會結束,
羅斯單獨委託主角協助調查製作毒項鍊的兇手,
並要求兩人交往, 以補充不斷流失的好感度.
然而, 毒項鍊只是計畫的引子, 兇手真正目的是毀掉好感度系統...
戀交第一集是採取前半盡量搞笑, 後半急轉直下的結構,
吸引讀者往下看, 卻又不流於空洞乏味, 這在過去類似性質得獎作品,
例如 "馬桶上的阿拉丁", 也可以看到類似的安排.
戀交第二集圍繞著 "悲劇"發展, 肩負整個故事承先啟後的重任,
一口氣多了不少感傷回憶或犯人自白等內容, 並與搞笑劇情交錯.
假使第一集結構是 "AAAABBBB", 第二集就是 "ABABABAB".
第二集延續了前一本的歡樂氣氛, 搞笑功力更加熟練,
並引入其他耳熟能詳輕小說或漫畫作品內容, 點到為止而不濫用,
功力可說是更上一層樓. 另一項令人耳目一新的, 是刻劃新角色的互動場面.
除了傳統的單方面觀察或稱讚, 主角和這次的新女角間多了幾分 "計算",
這些段落(好比是猜拳換情報這段)有著畫龍點睛的效果,
手法俐落而且形象鮮明, 我覺得是蠻值得玩味的描寫方式.
以下雖然不是什麼大問題, 但還是要在雞蛋裡挑一下骨頭.
首先就是交雜的劇情安排, 這點恐怕是最難適應的問題.
前面提過, 戀交第一集讓歡樂和正經劇情分處前後半,
這種描寫方式能讓兩者都有足夠醞釀, 各自發揮所長.
第二集開頭就是兇手自白引出沈重氣氛, 接著搞笑, 接著沈重...
雖然兩者都有看頭, 讀者心情卻被迫在兩種氣氛間快速切換,
對於第一集愛好者而言, 開場就是斧鑿痕跡很重的感傷劇情,
很難不受到影響... 並非搞笑作品無法表現嚴肅劇情,
但兩者間切換是一項學問, 或稱之為藝術, 權衡拿捏並不容易.
此外, 交雜問題還出現在女(?)角上, 這集女主角是羅斯,
但故事又在各篇塞入本命角色雙兒的 "有點感慨的回憶篇+α",
主角同時對多位女角開路線, 受歡迎的男人還真是辛苦啊...
除了劇情交雜的問題, 結局前的安排也有過於冗長的毛病.
這裡所謂的冗長並非是篇幅長短或用詞累贅, 而是塞了太多的 "最終決戰".
第二集的兇手動機及隱藏於幕後的人際關係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也因而創出了許多有趣的點子, 於是結局前就是一連串的最終決戰,
每一場都像是要把第二集收尾, 但打完之後又冒出新的戰場,
繼續以最終決戰的方式來架構. 這種一波一波高潮來拉抬氣氛的方法並不罕見,
通常效果也不錯 -- 但先決條件是: 層次必須一場比一場更高,
好比是場景越來越大, 範圍越來越大, 氣氛越來越緊張... 無論如何,
要更上層樓, 就必須有更大的爆點和火花. 戀交第二集卻反其道而行,
把最大的場景擺在第一場, 還附上插圖, 接下來的事件規模卻縮小,
情感激盪也越來越弱. 古語有云, 一鼓作氣, 再而衰, 三而竭.
為了讓所有點子和伏筆都派上用場, 反而浪費了先前醞釀的高潮場景,
因小失大恐怕不是明智的選擇啊.
結論: 戀交第二集表現依舊亮眼, 不僅搞笑功力和角色鋪陳更進一步,
好感度決鬥系統也比前一本有更多發揮機會, 應該能讓支持煮滿意.
比較可惜的是過於交雜的劇情, 以及結局前稍嫌冗長的安排.
接下來劇情似乎又要進入嚴肅正經加點感動元素的部份,
真心期盼不要影響既有的輕鬆詼諧賣點啊.
(全文...)
2014年5月24日 星期六
心得(一千八百七十): 線上遊戲的老婆不可能是女生?
原名: ネトゲの嫁は女の子じゃないと思った?
作者: 聴猫芝居 / Hisasi
出版: 角川
連結: ねこはまんまがうつくしい(作者首頁/)
"公, 我要去當兵了."
上面這笑話大概和 MMORPG一樣歷史深遠, 道盡男性玩家辛酸.
這類網路遊戲的玩家通常男多於女, 稀有的女性玩家又不一定想交往,
加上男性玩家想操作可愛女角不想盯著男角粗壯的屁股瞧,
於是造就了無數的悲劇.
現在遊戲公司比較精明, 或許有針對這問題努力改善了,
但在線上遊戲發展初期, 簡直是三五天就會傳一次的慘劇,
差別往往只在於被騙走(?)的虛擬寶物價值多高.
比起這點, 我更推薦另一個更久遠的笑話.
"在網路上聊天... 你遇到的男人是男人."
"遇到的女人也是男人."
"遇到的小男孩小女孩是 FBI."
OKOK, 回歸主題.
這次要介紹的作品, 走向非常明確,
明確到知道第一段笑話的讀者幾乎可以猜到八成發展.
主角過去曾經在網路遊戲向其他玩家的女角求婚,
奉獻重要的寶物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少男純情,
沒料到慘遭拒絕, 還得到青天霹靂般的答覆...
對方表明自己是男性玩家操作女角, 不能接受主角的真愛.
從此之後, 主角繼續玩網路遊戲, 卻再也不相信網路上有真愛.
在重新開始的網遊生活, 主角又與可疑的女角組隊並在遊戲裡結婚,
後來邀出來見面後, 奇蹟發生了.
遊戲裡的老婆是美少女, 遊戲廢人, 對主角好感度最高.
遊戲裡的肌肉男戰士是雙馬尾美少女, 對主角傲嬌度最高.
遊戲裡的男性法師是學生會長美少女, 課金課很大.
搞了半天, 網路遊戲的玩家都是對主角有好感的優質美少女/
經過一番波折, 眾人決定要讓男主角的嫁回歸現實,
於是在學校成立了網路遊戲社團, 天天上網打寶... 咦?
最後這段是真的, 劇情發展到中盤以後就變成網路遊戲閒聊,
前面提過這套路可以猜到個八成, 剩下百分之二十猜不透的,
就是 "成立社團打電動治療分不清網路與真實世界的女主角."
該怎麼說呢... 真是創意無限, 無所不用其極耶.
劇情大致如以上所述, 全書花了約三到四成的篇幅來閒聊:
聊打寶, 聊引怪, 聊經驗值, 聊裝備... 等, 基本上都是對話,
除了沒有一邊打怪一邊罵三字經之外, 大致上應該蠻寫實的.
大約有差不多比重的章節在講遊戲裡的狀況, 大抵上就是:
打寶, 引怪, 經驗值, 裝備... 外加一點意外小插曲.
至於剩下三分之一用來鋪陳主角過去的創傷, 平反, 以及女主角的戲份.
換言之, 第一集大概有三分之二內容聚焦在網路遊戲上頭.
假使完全沒有玩過 MMORPG, 或許很難理解為何劇中角色會如此投入,
恐怕也就無法引起共鳴, 如同鴨子聽雷般困惑.
這樣的作品有很明確的目標讀者群 -- 網路遊戲玩家, 特別是男性.
"如果在遊戲裡認識美少女當婆的話該有多好..." 這樣感慨過的你,
很適合這部以網路遊戲生態為賣點的輕小說.
最後來個小捏他.
輕小說很重視 "代入感", 但男主角過去遇到網路人妖,
或許會讓男性讀者產生抗拒, 甚至感到受傷, 但請放心,
這本畢竟是什麼都可能發生的輕小說, 而且充滿夢想與希望,
請大膽把男主角當成自己, 好好享受即可.
(全文...)
2014年5月21日 星期三
心得(一千八百六十七): 圈、叉與三角—王牌,就此展開
原名: 月本一 / 日高フウロ
作者: ○×△べーす
出版: 角川
連結: 略
棒球題材的青春校園作品, 第一印象是書名非常難以檢索...
主角是個看似平凡的普通少年, 生性低調不願張揚.
某天在校園轉角撞到了活潑可愛的學妹, 為了向對方賠罪,
跟著來到老舊的社團辦公室, 才知道棒球社面臨解散危機.
現在的棒球社成員只有五位美少女, 連九人都湊不滿,
如果無法募集社員參加甲子園大賽, 就要降格為同好會.
因為不忍心看到女孩子哭泣, 主角於是拉了死黨和青梅竹馬入社,
再挽回退社王牌(冷傲美少女)心意, 總算能成軍進行地方預賽.
沒想到第一戰就遇上宿敵兼冠軍候補, 為了給驕傲的敵軍一點顏色瞧瞧,
主角於是解開封印, 拿出真本事大開殺戒...
以上故事介紹都是騙☆你★的.
時下輕小說有些通病, 好比說都是美少女的後宮社團,
一定要有青少年少女愛來愛去, 故事一定要很輕鬆無腦,
主角最好要裝弱, 再不小心拿出實力慘電對手...
本作雖然也有類似劇情, 發展依舊是老套的解散危機的弱小社團,
卻沒有變成氾濫的後宮YY作品, 而是...
1. 棒球社成員幾乎都是男人, 這點讓人感動到痛哭流涕.
2. 這部作品真的有打棒球, 這也是值得欣喜的優點(?).
3. 沒有煽情或造作的愛情關係, 主角隱藏能力也算合理.
5. 再強調一次, 這部棒球社團輕小說, 真的有男人在打球.
然後, 我對棒球也一竅不通, 棒球賽段落看得很開心,
應該沒有什麼致命規則錯誤吧... 應該啦(縮小)...
好, 來個正式一點的劇情簡介, 再分享對這部作品的些許心得.
主角曾經是位受人稱讚的棒球少年, 卻因為細故再也無法回到球場.
正當他以為自己與棒球再也無緣之際, 一位熱情的捕手(男)卻找上門來,
拉攏主角加入瀕臨解散的弱小棒球隊, 立即參加決定生死存亡的地區賽.
第一場比賽, 主角就遇上讓他逃離棒球場的惡魔...
第一本內容大致分兩部份: 主角與奇妙的棒球隊夥伴, 以及主角的惡夢
前者聚焦第一男配角捕手上頭, 透過這角色獨特說話腔調炒熱氣氛
後半才稍微帶出女主角相關劇情, 戀愛成份很稀薄, 故事結構還 OK.
捕手獨特的腔調受限於語言隔閡, 笑點很難理解, 好在氣氛熱鬧,
多少掩蓋這方面毛病. 由於捕手是推動整部作品最重要的關鍵,
閱讀到關於他的台詞時, 最好能適應一下.
畢竟是棒球作品, 角色數量稍多, 某些人物難免遭到割愛,
也有與劇情幾乎沒有關係的女角湊數, 算是這本的缺點.
其中最明顯的問題兒非女主角莫屬, 這個角色太悶,
既無亮眼表現, 個性也不夠討喜, 外型缺乏特色.
相較之下, 劇情後半就沒有舞台的女經理可能還更有發展機會,
若是能調整戲份, 或是讓女主角與棒球活動更緊密些,
也許能為充滿青春汗臭的棒球輕小說增添賣點.
整體而言是很有趣的清流作品, 沒有演變成文章最初那種老掉牙發展模式,
已經相當難能可貴. 假使對氾濫的妹系, 魔王勇者, 或是後宮大作沒興趣,
或許可以考慮換換口味, 享受(?)汗水淋漓的歡樂棒球故事.
(全文...)
2014年3月25日 星期二
心得(一千八百四十九): 不推理的名偵探
原名: 名探偵は推理しない
作者: 村田治 / POKImari
出版: 尖端
連結: 略
似乎很久, 很久, 很久沒有聊輕小說作品了.
一方面是因為遇不到特色鮮明的冷僻佳作, 很多作品雖然有趣,
角色可愛, 但類型和發展模式太相似, 要介紹也不知從核下手;
另一方面是最近都在看老作品續集, 以往會針對輕小說講講後續發展,
後來也覺得實在沒什麼動力一本一本介紹...
靈光一閃, 這次就隨便抽一本下來當話題吧.
輕小說書名掛 "推理"的並不算少, 但大多是推理皮, 冒險骨,
賣推理女角的成份居多, 好比 "月見月理解的偵探殺人", "不迷途的羔羊"...
不推理的名偵探也是屬於這種非正統派, 主打顛覆常識的推理女主角.
"在事件最初就看穿真相, 但故意以推理方式來解決", 就是這本的主旨 --
嗯, 其實也不全然是這麼一回事啦.
主角是個擁有特殊體質的不起眼少年, 被名偵探女主角看上,
與學妹一起加入詭異的推理社團, 不料三人被捲入離奇的失蹤事件...
故事大綱很短, 因為大部分都是王道組合.
開場白和發想都還不錯, 不過前期有很長一段對話蠻悶的,
接下來以一小一大事件作為主題, 這也是蠻安定的發展模式.
既然書名都說不推理了, 推理元素自然稀薄, 又因為角色少,
再加上輕小說特有的人際關係套路, 光看彩圖就大概知道真相,
很難不聯想到另一部作品(點此連結恐怕會洩漏劇情, 請三思).
要當作推理作品來欣賞, 可能比靜流姊系列更困難.
反之, 如果當成冒險輕小說的話, 結果可能就不一樣了.
舉凡特異體質男主角, 怪異女主角, 中二風戰鬥與精神異常反派... 等,
這本結合了許多青少年讀者喜愛的題材, 關於主角的伏筆處理得不差,
我想評價應該會好上一截. 然而輕小說首重插畫, 本書在此卻又顯得無力...
總而言之, 書名都講明 "不推理"了, 請放鬆心情, 當成超展開動作戲吧.
既然提到輕小說類(廣泛定義)推理作品, 結尾我想推薦這部: 萬能鑑定士Q系列
這部劇情連結緊密, 詭計也頗具魅力, 兼具推理與輕小說特性, 只是沒有萌插畫.
如果不是那麼重視插圖, 又想要輕鬆享受推理作品那種環環相扣的樂趣,
建議直接從第六集, 不知道主角是誰的狀況開始看, 序幕那段感觸應該會很深.
(全文...)
2014年2月9日 星期日
心得(一千八百四十二): 逃離樂園島2
原名: 楽園島からの脱出
作者: 土橋真二郎 / ふゆの春秋
出版: 角川
連結: 扉之外
由於設備問題一直沒解決(資金缺乏, 外加想買的機種停產), 暫時無法聊聊新作品.
雖然現在針對輕小說很少有後續介紹, 但手邊剛好有掃描建檔, 就來談談這部吧.
主要是怕太久沒更新, 連自己都忘記有這部落格了.
逃離樂園島兩本完結, 先前已經介紹過第一集感想, 就乾脆來把故事後半也講完,
可以做個比較完整的收尾. 基於這樣的出發點, 還請先看過第一集的介紹內容.
歷經前一集的糾紛後, 各大集團表面上收斂, 並把過錯都推給同一位罪魁禍首,
但私底下卻運作得更厲害, 甚至在體認物資即戰力後, 紛紛佔地為王,
尋找特殊紅球的競爭也日益激烈. 然而, 尋找紅球並不足以帶領大家逃出樂園島,
反倒帶來了意料之外的災禍...
這座島上, 還潛伏了不屬於原本團體的主辦方內應.
以收尾來看, 逃離樂園島第二集已經達到最初目的了, 故事總算在最後篇幅結束,
該回收的伏筆和爆點也算處置得宜. 然而以流程來看, 依舊難脫前一本虎頭蛇尾感.
我想, 關鍵應該還是那兩點: 規則太雜, 事件轉折太硬.
遊戲規則複雜的問題先前也提過了, 作者到事件無法收尾時, 往往就會追加設定,
這對於以解謎為賣點的作品而言無異於致命傷.
比起之前以簡單規則衍生多樣玩法的作品, 逃離樂園島實在是鋪陳了太多花俏點子,
卻沒有辦法妥善運用, 以致重要事件收得很草率, 甚至有濃厚的腰斬感.
舉例來說, 故事終盤當眾人廝殺到高潮時, 忽然就因為小意外就直接抽手不打了,
沒有足夠說服力的說法來支持, 更缺乏人際關係來串連因果, 這就是大問題啦.
平心而論, 逃離樂園島出發點還不錯, 但寫得像是要五六本完結, 最後卻兩集結束,
導致步調緩急錯亂, 保留太多沒辦法完整解釋的規則和謎團, 綜觀整個故事,
不難發現很多旁枝末節的角色和設定可以更簡化, 把篇幅留給眾人互動.
也許這種事與願違的發展, 並非作者當初懷抱雄心壯志時可以預見的吧.
(全文...)
2013年12月22日 星期日
心得(一千八百三十五): 雙合透鏡
原名: クラウン・フリント
作者: 三上康明 / 純桂一
出版: 東立
連結: Surely a frog does not cry(作者首頁) / M之奇談 天鵝座迷宮
以相機牽起的靈異(?)故事.
老實說, 我是看著插畫純桂一的面子選了這本, 結果... 似乎還可以啦.
因為過去一段無法忘懷的不愉快回憶, 主角放棄了攝影興趣,
甚至排斥到連拍照或被拍照都會昏厥過去.
然而, 當他重拾某台老相機時, 卻徹底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和我一起拍一百個思念體, 我才會離開你."
附身在鏡頭上的少女, 能拍下思念體的老相機,
以及害怕照相的主角, 從此成為密不可分的生命共同體.
主角加入沒有社員的攝影社, 與擅長除魔格鬥的美少女社長成為夥伴,
到處尋找幽靈... 啊, 修正, 是 "思念體"的蹤跡, 並用相機加以收服.
就在此時, 專門對抗思念體的神秘組織成員出現在主角面前,
悄悄將勢力延伸到這座平凡的城鎮.
相機, 除魔, 格鬥美少女, 附身少女, 還有少女系男孩(勉強算)...
諸如此類豐富的元素與設定, 是這部作品最大的賣點.
為了把相機這題材發揮到淋漓盡致, 作者盡可能展現相機相關知識,
就連關鍵時刻也不忘緊緊捉著這個主題, 看得出用心很深.
相機除魔雖然不算新穎了, 但還是有獨特魅力, 是讓人感興趣的題材.
不過, 這篇作品仍有非常多顯而易見的缺點.
既然作者在後記為自己另外一步 M之奇談打廣告, 就一起拿出來講吧.
的確, 這部作品可以感受到作者對相機的愛與用心, 但要把資料轉為故事的過程,
卻顯得力不從心. 人物設定不夠洗煉簡潔, 各種屬性塞在一起卻又沒好好發揮,
導致角色交談及互動時非常不順暢, 而且劇情也太過冗長. 讀者彷彿身歷其境,
和主角一樣忍受漫長的 "照一百個思念體"苦行.
除此之外, 作者也非常堅持 "思念體"設定, 但這恐怕不是讀者感興趣的部份.
這種把心力投注在苦勞而非功勞的寫法, 容易讓讀者失去耐性, 算是蠻嚴重的問題.
在 M之奇談介紹文, 其實也抱怨過一樣的毛病.
作者費盡心思去搞設定, 卻沒能好好運用在故事裡, 導致劇情過於煩悶冗長.
假使這兩部作品能把過多設定割愛, 好比說, 別在幽靈和思念體定義上鑽牛角尖,
少一些無關緊要的角色, 劇情寫得更扎實一點... 評價應該會上升不少.
最後聊聊插畫.
雖然我喜歡純桂一, 但這本插圖表現並沒有特別顯眼, 感覺有點打混.
此外幾個重要的場景, 例如女主角赤裸抱著男主角, 拯救幼女... 都沒有插圖,
這實在是很難叫人高興得起來啊...
(全文...)
2013年11月5日 星期二
心得(一千八百二十一): 我那未出生的女兒住在地獄深處
作者: 值言 / spirtie
出版: 角川
連結: Blue Meteor★War 戰鬥吧!麵包人 / FORCE原力誌
受人之託, 來聊聊這本新書.
台灣角川的 FORCE原力誌刊載的華人創作輕小說作品總算問世.
首波包含黃龍天空, 東方大小姐的 S教室, 以及以下要介紹的...
"我那未出生的女兒住在地獄深處(後略為女兒地獄)"三本.
其中黃龍天空是第四屆金賞墨熊得獎作品蒼髮蜻蜓姬的外傳,
東方大小姐的 S教室則是在對岸也出版過的輕小說作品,
至於女兒地獄則是由第三屆銅賞
"Blue Meteor★War 戰鬥吧!麵包人(後略為麵包人)"作者值言所著的新作品.
以下就挑這本女兒地獄來簡單介紹吧.
除魔獵人約翰楊格壯年早逝, 在面對死後去向時, 因為諸多大人的原因暫時選擇地獄.
原本就和地獄居民水火不容的他處處碰壁, 好不容易找到一份穩定工作,
卻又遭到職場霸凌. 約翰在地獄意外發現自己有個從未見過的女兒, 正值青春年少.
但父女重逢難免生疏, 同居生活也經常引起糾紛, 這對陌生父女間的親情糾葛,
竟為了另一樁除魔集團的陰謀而飛快轉變...
因為是得獎作者的全新原創作品, 所以應該會有人想問 "這本和麵包人差在哪裡"吧.
既然如此, 就從這點切題吧.
麵包人是一部能力戰鬥作品, 進度展開迅速, 描述一場突然發生的異變.
個性十足, 但也留下許多未盡完善的地方, 好比說劇情流暢, 用字遣詞, 或是故事主軸.
說起來是個熱鬧有餘, 奇想天外, 但起承轉合不夠分明, 有點沒頭沒腦的另類作品.
假使因為以上印象而裹足不前, 這次的女兒地獄應該會稍稍改變這樣的想法.
女兒地獄書名雖然有女兒, 但內容更像是除魔獵人歡樂的地獄日常生活.
第一本劇情有七成放在中年主角的地獄職場甘苦談. 世間常識在此並不管用,
卻又受到人類社會各種規範束縛, 構築出荒誕且充滿奇想的世界觀.
作者以生活化口吻配合巧思設定, 以上班族能會心一笑的笑料帶動氣氛,
對於已經出社會的讀者而言, 這種搞笑或許比虛幻的日系學園更親切吧.
女兒地獄前半本就在這樣輕快步調下, 穩健發展除魔獵人的地獄新生活.
"地獄"方面是夠了, 那 "女兒"描寫又是如何呢?
比起活躍的吸血鬼幼女, 職場精英前輩, 純真惡魔女, 甚至中年大叔...
理應重要的女主角卻顯得 "黯淡" -- 或者應該說, 不像是同作品的角色.
固然這是一對陌生父女在地獄重逢的故事, 但兩人互動顯然出了大問題,
不僅因為劇情設定讓他們關係疏遠, 隨著劇情演進, 彼此互動依舊生硬.
讀者恐怕很難從這兩人身上看到久別重逢父女應有的情感...
因為久別重逢所以互動生硬, 乍聽合情合理, 到底是哪裡不對勁呢?
我個人認為問題出在 "溫度差", 還有 "戲份安排"這兩點.
這本主角父女互動描寫缺乏感情(個人看法), 彼此言行舉止顯得過於刻意,
就連同住一個屋簷下的感覺都沒有, 卻又為了閱讀趣味強顏歡笑.
倘若可以添加一點足以表現內心情感的小細節, 而不是遷就笑點先買內衣,
這兩人的形象都可以透過適當互動而更加鮮明, 好比逐漸加溫的熱水.
至於戲份安排這點, 對女兒形象影響很大. 本書幾乎都以第一人稱視點撰寫,
主角初期不懂陌生女兒心情, 無可厚非. 這連帶導致讀者也無法 "認識"女兒,
導致她戲份不佳, 沒能在前半愉快的職場生活嶄露頭角, 只能在後半展露身手.
明明是最有看頭的女主角, 初期卻沒什麼表現, 後半負責惹麻煩讓劇情急轉直下,
這種安排導致女兒形象過於平面, 淪為引發事件用的道具, 而非讀者所期盼,
有血有肉的生動女主角.
生疏互動在本書前百分之八十其實還不算明顯, 卻在結局時一口氣爆發開來.
本書最後寫法忽然變回麵包人那種風格, 為了填補情感描述不足之處,
補述許多重要, 但應該讓讀者慢慢醞釀的劇情. 這種潛水了三百頁,
才忽然冒上岸的補述, 非但沒辦法使劇情更為圓融, 反而打亂結局情緒,
關鍵, 就在於 "想像".
"想像"是閱讀時重要一環, 讀者透過想像所補充的片段, 更勝千言萬語.
姑且不論先前互動如何, 至少這時可以讓讀者稍微停下來體會兩人心境,
這遠比回頭敘述陰謀詭計, 伏筆安排, 亦或是無敵大絕招都更加打動人心.
地獄女兒缺少的, 不是奇想天外的詭計設計, 而是逐漸加溫的互動,
以及留予一小段空白, 細細咀嚼這對父女看似矛盾, 實則一致的情懷.
囉唆那麼多, 回到老問題上吧. 這部作品和前作麵包人到底差異在哪裡?
比起麵包人, 地獄女兒的架構完整許多, 設定與人物相輔相成,
無論從大方向劇情, 或細節搞笑, 都有值得一看的表現.
對於 "資深"讀者來說, 似曾相似的地獄上班族體驗更是難得的親切題材.
可惜女兒刻劃不盡理想, 沒能透過結局翻轉形象,
希望能在後續作品表現她充滿人性的另一面.
這次發行的三部作品都能在官網專頁試閱, 假使對地獄女兒感興趣,
上述介紹又不足以增強信心, 不妨到官網試閱,
或許還可以一併找到其他感興趣的華人創作喔.
(全文...)
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
關於第五屆角川輕小說大賞五部作品心得 綜合比較
★第五屆得獎作品總覽
以下為第五次(兩岸協辦第二屆)角川輕小說得獎作品心得,
用以推薦適當作品給猶豫中的讀者, 內容僅供參考.
由於先前一直誤以為我已經介紹過了, 所以這次已經快入冬才介紹夏天出版的作品...
總之, 如果看到喜歡的作品, 不妨找來享受閱讀樂趣吧.
一. 第五屆作品與前三屆異同點為何?
第五屆長篇只取了台灣參賽者的作品, 數量較以往少, 但品質依舊.
二. 闇之國的小紅帽(以下稱小紅帽), 到底是男性向或女性向作品?
以角色互動和配置來看, 是女性向作品, 雖然有些年輕男性之間的情誼,
但並不會給人腐系或 BL的印象. 以題材來說, 算是帶點童話哏的冒險故事.
三. 當戀愛成為交易的時候(以下稱戀交)和之前同類型得獎作品差異為何?
這部作品是很男性向, 熱熱鬧鬧, 而且充滿日系風格的輕小說.
作者採用了同類作品的架構與設定再加以改編, 安排自創的劇情和笑料.
在結局安排採用了罕見的做法, 這點關係到閱讀樂趣, 請自行確認.
四. 托生蓮... 這東西真的是輕小說嗎?
若是從輕小說比賽得獎這點來看, 輕小說是一種出版社便於推廣的分類方式,
托生蓮當然是一部不折不扣的輕小說.
然而從筆法, 編排, 或是題材來說, 托生蓮會更接近玄幻小說.
這部作品運用白話, 方言, 文言等句法, 閱讀起來並不算太輕.
五. 劇情作? 或是角色作?
小紅帽在結局前採取偏重角色的方式, 讓活潑開朗的小紅帽引領讀者尋找大野狼.
結局部份劇情比較緊湊(或者說有點趕), 到最後才能明白故事為何如此安排.
戀交則是標準的日系男性向輕小說, 角色賣點還不差.
托生蓮偏重劇情, 配角表現較為生動, 女主角受限過多, 總有點不足之處.
六. 這五本作品有偏男性或女性向的傾向嗎?
今年可說是壁壘分明, 大致是...
(女)小紅帽/托生蓮 VS 戀交(男)
正因為如此, 我一直想不懂, 為何托生蓮的贈品資料夾選圖用了女主角,
而非帥氣的男性角色. 這應該是哪裡搞錯了吧.
七. 我有興趣的作品在網路上被罵得很慘耶...
關於這問題, 每年回答固定如下.
百聞不如一見, 謠言止於智者, 千里馬仍需伯樂.
若有興趣, 買, 借, 租, 合夥購入都是好選擇.
兩百元不到買個閱讀機會, 其實是很便宜又有效的犒賞自己方式.
八. 萌萌女角何處尋? 請告訴我這三本的女角傾向.
小紅帽: 活潑浪漫天真率直... "很有精神是唯一優點"類的標準女性向女主角.
戀~交: 中性, 純真無邪, 電波... 總之女角眾多, 請挑喜歡的帶走.
托生蓮: 冒失衝動活潑急躁... "很有精神(下略)",
九. 這三本大致有哪些明顯優缺點?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小紅帽開場氣氛活潑, 結局環環相扣而且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展開, 首尾處理各有特色.
但是中盤試圖導向戀愛或曖昧劇情的段落實在是太冗長而且不夠精彩, 和前後不太搭調.
戀交精確捕捉到男性向輕小說的樂趣, 氣氛與人物頗佳, 劇情也有表現.
可惜在步調掌握和基本描寫功力尚有不足, 另外就是這本選圖總是選些怪場景, 不太對味.
托生蓮具備瑰麗筆觸與出色文字運用, 劇情也能由宏觀中見到細膩愛情.
然而女主角表現實在不妥, 過度華美的詞藻和引用恐怕也不適合一般輕小說讀者.
再強調一次, 以上只是個人意見, 請勿用於攻訐.
十. 假使前三屆有喜歡的作品, 今年有什麼優先推薦作品?
今年男/女性向作品壁壘分明, 所以我想應該先從這方面下手.
小紅帽雖然是女性向作品, 但畢竟有童話背景加持, 外行看小紅帽三角戀愛,
內行看獵人戰大野狼, 各取所需. 與去年的翡翠香料師, 替死鬼這兩部可能比較相近,
第三屆的移動大師氣氛還算相符.
戀交是純正的男性向校園作品, 除了第四屆的蜻蜓姬與活死騎士之外,
和第三屆的謝謝你壞運也很類似.
托生蓮是今年中國風作品, 與首屆金賞罌籠葬在主旨和作風方面經常拿來比較.
與其他中式風格作品也有共通樂趣.
十一. 個人意見?
嗯... 這個嘛...
今年的作品只有戀交是純正輕小說, 小紅帽其實已經離輕小說很遠了, 托生蓮更是沒有一般輕小說的影子.
從風格, 取向, 題材來說, 這三部各成一派, 讀者群恐怕沒什麼交集, 特別喜歡其中一本的,
可能根本不會看另外兩本, 這樣子要推廣也有困難啊.
考慮了很久, 我覺得硬要排名的話還是: 托生蓮 > 戀交 > 小紅帽
但以成品回頭來頒發獎項, 則是: 戀交 > 小紅帽, 托生蓮會是天人交戰的困難選項
托生蓮確實很優秀, 也是我喜歡的類型, 照理說應該收到這種作品應該要很欣慰才是.
然而這種作品就像是綻放在菊花田的向日葵, 若要欣賞菊花滿山野,
就得修掉這株高聳的向日葵, 即使想襯托向日葵的燦爛, 又難割捨整片花田.
好在輕小說比賽無邊無際, 就像以天地當了畫框, 讓向日葵與菊花田同時綻放,
彼此又不失各自的色彩...
接下來以老方法解釋個人喜好.
假如我是一百個人, 每個人只能買一本.
最初這三本的銷路會是:
小紅帽: HHHHHH
戀~交: HHH
托生蓮: H
看完後重買, 一百人的選擇是這樣:
小紅帽: HH
戀~交: HHH
托生蓮: HHHHH
當然這是個人意見而已.
以上就是第五屆得獎作品綜合整理與比較, 雖然拖過了夏季與早秋, 希望還是能派上用場.
弟六屆比賽方式有重大變革, 或許會帶來全新的面貌也說不定.
在結果出來之前, 就滿懷期待, 當個愉快的讀者吧.
明年見.
(全文...)
心得(一千八百一十五): 托生蓮
作者: 薛西斯 / Izumi
出版: 角川
連結: 第五屆得獎作品總覽(站內介紹)
一如以往, 我喜歡在睡前整理書櫃.
今晚在堆放成堆未拆封新書時, 彷彿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某本輕小說掉了下來,
就這樣安安穩穩躺在我腳邊. 若沒特別留意, 彷彿靜靜在角落守候已久似的.
"托生蓮"... 奇怪, 怎麼感覺好耳熟. 我一方面這樣想, 一方面驚覺不妙.
這本完全沒有拆封跡象, 彷彿混在其他新添購書籍裡頭就會認不出來,
但我依稀記得, 這本應該是...
應該是拿到書之後要拆開看完然後稍加介紹的角川輕小說大賽得獎作品.
再仔細找找, 發現還有別家比賽得獎作品堆了好幾年, 都是高高興興買來,
就這樣隨手擺上書櫃, 整整齊齊成了擺式的一部分.
(反省中)
雖然遲來得相當嚴重, 以下開始介紹第五回角川輕小說大賽銅賞 -- 托生蓮.
依經驗來看, 具有濃厚中國風的托生蓮或許會被誤認為是兒女情長的淒美作品,
或者像是修仙類小說, 然而這本藉由仙道修法的世界觀帶出生死糾葛,
和首屆金賞罌籠葬的主旨會比較相似. 略偏女性向, 但男性讀者也能享受樂趣.
戚霜修仙二十年後回到人間, 與父母和好友再度重逢, 才知道故鄉發生鉅變.
自稱能使用托生蓮的仙人 "連遲"向村人展示起死回生的法術,
成了村人口中的連大仙. 戚霜不相信托生蓮能違逆天理改變生死,
於是拉著青梅竹馬蕭湘勇闖連遲根據地青蓮寺, 在那裡不僅見到諸多謎團,
巧遇同樣來此調查的道友董離, 甚至還發現連遲竟是高階天人 --
遠較凡人修仙更高階的天生仙人.
這個作品大致可以分為兩部份, 前半以戚霜視點微觀探索連遲的秘密,
後半則是以格局較大的方式來宏觀講述托生蓮真相.
劇情頗完整, 由淺入深, 也有個首尾呼應的結局, 應該是單本完結.
全局多以對話和細微反應差異來帶出人物個性, 方言, 白話, 文言交雜,
靈活襯托出某些俚俗配角的性格. 文字雕琢很深, 處處可見引經據典,
如果能夠明白這些詩句或隱喻, 便能更加融入曲折淒美的劇情.
故事前半的戚霜視點, 是個毀譽參半, 而且很難定論的冒險故事.
作者顯然用了很多心思, 讓這部托生蓮能像是古典作品般宏觀,
可惜女主角戚霜設定太沒有個性, 始終是個冒冒失失, 性格衝動,
過於典型的 "少女漫畫式女主角", 也就是常在女性向戀愛作品出現,
"除了很有精神外, 幾乎沒有特殊優點的平凡女主角".
這種作品在輕小說中也不算罕見, 但若要生動, 則必須要有所改變,
當她接觸了故事中的人事物, 想法和應對態度都要跟著不同,
這就是輕小說作品很重要的元素 -- 成長. 作為讀者視點,
用以帶動故事劇情的主角, 在信仰與思考本質不該輕易變動,
但言行舉止應隨著劇情演進而有所差異, 該緊張就緊張,
該害怕就害怕, 對於喜歡與討厭的人要有不同面相.
前半故事富饒趣味, 卻少了個重要的嚮導帶動劇情, 這是很可惜的.
故事後半視角脫離女主角戚霜, 氣氛為之一轉, 劇情更加緊湊,
無論格局或氣氛都令人耳目一新, 人物互動也就跟著活了起來.
後半先以生離死別的矛盾導引讀者明白托生蓮的意義,
最後才用神仙鬥法的方式講出原理, 並回收伏筆, 展開最終決戰.
刻劃人物情懷, 好比為何有人貪生有人求死這裡蠻細膩的,
值得細細品味, 體會劇中人物的感慨. 至於大鬥法就顯得稍嫌草率,
作者在神仙絕活設定感覺沒有拿捏好, 導致實際表現又是另外一回事.
此外到這邊篇幅已經夠少了, 再添仙人道友也使得劇情更加雜亂.
如果能夠別把結尾故意搞得這麼大場面, 多點心思安排別離與不捨的情節,
整體氣勢應該會比較順.
不知怎麼, 我想起倩女幽魂二(應該是), 到最後男主角一跤跌在石碑旁,
才想起要找燕赤霞來收妖的段子. 但燕赤霞可是前一代戰鬥用男主角耶.
最後要提一件蠻尷尬, 但不應該屬於優點或缺點的感想.
托生蓮是一部有趣的玄幻小說, 但與輕小說的印象實在相去太遠.
作者文筆優雅又帶點詩意, 處處引經據典或藏情于景,
我很喜歡這樣的風格, 很美, 也很舒服.
然而這樣的細緻筆法經常過於雕琢, 猶如國學常識大會考,
泰半輕小說讀者恐怕只能霧裡看花, 見到了朦朧花影,
卻不知是豔麗或素雅, 是紅白還是紫黃.
如果這篇作品是在更重視文學涵養的比賽得獎, 或許就實至名歸.
輕小說的話, 還是稍微放鬆一點會比較好.
結語: 托生蓮是一部風格瑰麗的玄幻之作, 文筆與情感表現突出.
如果你特別喜歡慢慢閱讀, 仔細推敲字裡行間韻味的悠閒讀者,
這本應該可以陪伴度過漫漫長夜.
(全文...)
2013年9月27日 星期五
心得(一千八百零六): 噬血狂襲
原名: ストライク・ザ・ブラッド
作者: 三雲岳斗 / マニャ子
出版: 角川
連結: 略
這回要介紹的作品噬血狂襲, 是個風味純正的學園戰鬥作品.
以耳熟能詳的吸血鬼, 煉金, 超能戰鬥為題材, 動畫也預定要登場.
由於這部作品用了非常多專有名詞來修飾設定, 以下略為改寫以便介紹.
男主角曉古城是個追求平凡生活(下略)的消極少年, 原本是普通(下略)人類,
卻因為接受第四真祖 "燄光夜伯"的力量, 成為世界最強階級的吸血鬼一員,
即使在充斥魔族的人工島 "絃神島", 也是實力深不可測的強者.
為了監督男主角, 獅子王機關派出專屬戰鬥單位 "劍巫"就近監視.
接下這工作的, 是劍巫中最年輕的少女姫柊雪菜. 雪菜自幼接受嚴格訓練,
不善交際, 對男女交際之事既矇懂又固執, 與古城經常一起捲入魔族糾紛,
並成為各大勢力覬覦的對象...
該怎麼說呢... 的確是很熟悉的套路呢.
噬血狂襲融合時下各種學園戰鬥物的當紅材料, 重新組合成一部新的作品.
超強, 瀟灑, 消極, 低調, 又追求平凡的男主角, 純情固執的戰鬥女主角,
種族, 魔法, 招式... 等設定都有似曾相似的錯覺, 劇情方面也充滿懷念感,
到處都看得到其他類似作品的影子. 好比說, 明明大敵當前, 生死關頭,
女主角寧可先抗議男主角可能看到她的內褲, 兩人打情罵俏, 無視敵人存在.
又或者男主角滿腹牢騷追求不存在的平凡生活, 刻意隱藏實力以增加劇情刺激.
只要說到教團, 大概又是一連串陰謀外加邪惡大人的盤算.
這種少年當道的氣氛, 或許也就是吸引同年齡讀者欣然嚮往的原因吧.
雖然同類型作品多如過江之鯽, 但噬血狂襲的描述手法其實還不錯,
開打前的精神喊話與武鬥場面都挺具體的, 見招拆招, 層次分明.
此外, 這部作品設定資料相當豐富, 對於喜歡龐大設定的讀者也頗具魅力.
平心而論, 噬血狂襲與其說是新類型創作, 倒不如說是流行作品的重整與改版,
在穩定的既有模式中, 以熟練的筆法呈現更為完整的世界觀及少年英雄式戰鬥.
假使喜歡學園戰鬥作品, 這部可以納入考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