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余卓軒 / Krenz
出版: 角川
連結: 真理的倒相(站內介紹)
這本是角川第二屆輕小說大賞銀賞真理的倒相(下稱真理眼)睽違兩年後,
再度推出的奇幻鉅作. 這次發行第一本, 劇情剛好告個段落.
在繼續介紹之前, 不妨先看看這封面. 掃描起來雖然很像雪花雜訊,
其實是閃閃亮亮的膠膜, 感覺就像集卡遊戲抽到閃卡一樣的興奮.
看看這厚度, 看看這封面, 看看這閃亮亮設計, 看看這紙質...
咦? 不就像是 "疾風○狼"時代的攻略本嗎?
呃... 還真的有點相似呢, 這種風格.
以下開始主題, 因為是對歐美奇幻接觸極少的外行人意見, 僅供參考.
地球因隕石墜落而陷入冰雪世紀, 生態與文明皆面臨蛻變抉擇.
陽光消失在雲層之後, 地表生物被迫轉變型態以求生存.
既存人類文明消失, 科技成就被後世稱為魔法, 長眠冰封大地.
冰雪世紀的新人類被迫在生活在地底, 過著悲慘生活,
唯有仰賴得到 "雪靈"協助, 成為奔靈者的戰士集團,
才能與地表的冰雪怪物 "狩"相抗衡.
五百年後, 為了化解與另一個人類據點 "所羅門"的舊恨,
據點 "瓦伊特蒙"派出由奔靈者組成的探險隊前往交涉.
在此同時, 出身所羅門, 現居瓦伊特蒙的少女偷出資料,
打算獨自帶回收納陽光的舊時代遺物 "恆光之劍",
然而地表埋伏的狩也沒閒著, 竟趁機攻打瓦伊特蒙...
先從結論開始講起, 白色世紀算得上出色的奇幻作品, 然而卻又不夠完美.
老實說, 成也奇幻, 敗也奇幻, 優缺點幾乎都一體兩面纏在一起.
這部作品在世界觀設定方面下足功夫, 不光強調世界毀滅後文明衰退,
同時也對冰雪世紀人類的生活多所著墨, 尤其對勢力勾心鬥角探討甚深.
故事大致有 "什麼都是那幾個帶頭的內鬥不小心搞出來的"這樣的印象,
鉅纜彌遺設定也使得故事舞台更為清晰, 卻又不至於太浮濫,
輔以流暢而不失嚴謹的筆法, 讀之有味, 表現堪稱可圈可點.
人物與劇情方面雖然也各有發揮, 可惜與優秀的世界設定相比,
還留有可改善的餘地... 而且與前作真理眼的瑕疵大致雷同.
前面提過, 這作品基於 "長老私心安排導致結果惡化"前提推動劇情,
這種模式和真理眼後半非常相似, 寫起來著實鏗鏘有力, 劇情結構緊密.
然而, 劇情安排在此過於強調 "理性", 合乎邏輯, "感性"面卻不足.
故事走向幾乎被固定劇本 "推動", 基本上就是把其他選擇拔掉,
營造 "不得不為"的局勢, 藉以渲染悲情或勇氣, 看似悲壯,
卻可能影響閱讀時的觀感 -- 一切都是必然發生, 人物無法與命運對抗.
印象中, 這種敘事風格受西方奇幻影響很大, 也有不少經典之作,
但筆法嚴謹以外, 總得多留點餘地給人性發揮, 回歸 "以人為主"本質.
"命運的齒輪"固然有助結構發展, 但全由齒輪構成的作品應該叫做史詩,
若是以娛樂性為賣點的小說, 能多些 "感性"層面, 讓角色多幾分人味,
或許會更親近普羅大眾吧.
受這種敘事風格影響最大的, 莫過於篇幅比例偏高的戰鬥情節,
只看一段兩段的話, 用字遣詞方面沒有什麼問題, 專挑這些段落出來,
一口氣當成戰鬥集看完, 也算寫得傑出. 然而把戰鬥塞進劇情裡頭,
會給人稍嫌冷漠, 或是一切都照本宣科的方式呈現, 好看卻又略嫌乏味.
正因為戰鬥敘述實在寫得過於 "確實", 宛如公正無情的第三者朗讀過程,
大部分時候, 這樣的處理方式是不可多得的優點, 但也有例外情況.
若把閱讀類比為聆聽球賽廣播, 平穩而扼要的比賽轉撥帶給聽眾正確訊息,
對於實事求是的聽眾而言, 可謂一大福音. 但為何轉撥人員總愛耍嘴皮,
來段順口溜, 大呼小叫, 甚至顧著講笑話因而忽略細節轉撥呢?
因為這樣轉撥比較生動活潑, 能將場上熱烈氣氛渲染到聽眾心頭啊.
固然書名為白色世紀, 但內容可以多一些陽光, 容忍絲毫 "不精確",
閱讀時也會更能感同身受, 而非宛若咀嚼冰冷僵硬的史書吧.
白色世紀是硬奇幻嗎? 我不認為如此.
能夠讓我這種與奇幻無緣的讀者看完後沒有疑惑和難解名詞,
光這點就不應當安個硬奇幻大帽子給它.
與冷傲封面設計恰恰相反, 白色世紀在背景與人物設定都拿捏得恰到好處,
即便是沒有閱讀奇幻作品經驗的讀者也能由深入淺出文字體會作品精髓.
白色世紀並非硬奇幻, 卻可能營造出硬奇幻印象令人望之卻步. 為什麼?
因為這部作品求好心切, 急於表現圓融的世界觀和豐富的命運斷章,
寫出內容扎實的奇幻作品 -- 為同道中人開啟大門, 把猶豫讀者拒絕在外.
老實說, 我看到這本前三分之一時, 忽然有種強烈的既視感.
劇情不同, 人物不同, 設定不同, 賣點與文筆也都截然不同,
但白色世紀初試啼聲...
怎麼閱讀起來和流光森林第一集調性這麼接近啊.
兩者都是內容豐富的好作品, 著重大世界觀設定, 雙方各有擅長,
氣氛也有差異, 然而其中卻有無法忽視的共通之處.
想了很久很久, 我才驚覺兩部作品都在故事最初就讓大量設定一次到位,
人物繁多而且名字都不怎麼好記, 最初這些人物沒有共通目的,
等事件開始發展後, 故事輪廓才變得清晰, 劇情總算漸入佳境.
這種開局就呈現完整世界觀與大格局, 重排場不重發展的結構,
能夠快速擁抱愛好者, 傳達作者用心, 似乎是魄力十足的展開方式.
不過呢, 前提必須建立在某個不安的假設上頭: 讀者必然樂於細讀整部作品
然而, 這假設當真成立嗎? 至少我自認不是個富有耐心的優質讀者.
假使有個閃失, 我很可能就會錯過後面三路發展的精彩劇情.
那麼, 我將會永遠錯過這部優秀的奇幻作品, 並在其未來發展過程缺席.
這就是我對白色世紀唯一無法忽略, 而且很難以優缺點共存方式視之的瑕疵.
這部作品寫得太精實, 試圖把所有好東西塞在第一冊, 於是安排宏觀世界,
三線主要劇情交錯呈現, 創造眾多角色, 營造恢宏氣勢...
-- 甚至不惜超越讀者一次閱讀能吸收的份量, 把浩瀚的白色世紀整個塞進讀者腦袋了.
比起具壓迫感, 甚至帶點填鴨意味的傳達方式, 與奇幻不那麼親密的我,
還是偏好細細品味, 把這部作品當成甜點般的品嚐方式.
和解探險隊的詭譎與悲壯, 尋找陽光的感動, 本陣遇襲的刺激...
這三段主線各有賣點, 即使收尾處有所交集, 還是能一次講解一件事,
透過精湛又刺激冒險過程爭取讀者認同, 實在沒必要在資訊量爆炸的開場後,
又直接來三條主線等級的劇情, 甚至還交錯陳述的...
正因為是好作品, 所以更值得專注地醞釀, 多為讀者著想, 不是嗎?
囉哩囉唆講著這麼長一串, 也該在此做個小結.
白色世紀表現出色, 其中尤其以完整的世界觀見長.
故事中盤起, 以三條主線同時發展, 各有所長, 豐富內容同樣值得嘉許.
但這本睽違兩年的鉅作劇情發展過於嚴謹且理性, 少了些感性,
導致角色被環環相扣劇情牽制, 閱讀起來和封面印象一樣冷峻,
強調格局展開的開場與三主線設計可能也會對於躍躍欲試的讀者造成不親切的假象.
如果對於奇幻或冒險甚至是史詩類作品感興趣, 以上這些應當都能轉為優點,
但如果想體驗這作品樂趣卻又怕看不下去的讀者, 建議開頭看懂設定就好,
之後只要有不熟角色登場, 就直接和封底對照. 基本上只要看封底五人表現,
其他當成配角, 以這樣方式來看三主線發展就很順暢了.
這本白色世紀沒想像中那麼硬, 卻也不太親切, 假使能跨越初期的小障礙,
應能為白銀冰封世界的血與淚折服, 打從心底深深感動.
2012年8月6日 星期一
心得(一千六百四十八): 白色世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14 則留言:
以一個平常沒有看奇幻小說的人來說
這篇很中肯了
讀完這本的感覺:
真正的缺點你沒點出來,
真正的優點也沒提到,
事實上這本優勢頗多,可惜這篇心得的比重著墨過多在世界設定的拿捏,有點失焦囉,真可惜
至於設定問題,如果有在看歐美奇幻會覺得這本還算小CASE呢
嗯... 我的確很少接觸歐美奇幻作品, 所以只能從很表面的印象來表達內心想法, 也就是當個淺讀者.
不過這本在同好間所謂真正的優點或缺點為何, 可以稍微指點迷津嗎? 我也想知道在閱歷相關作品後, 會怎麼看待這部作品.
感謝.
我是樓上
這本設定問題不大,作者都融到對話劇情裡了
歐美奇幻著重細雕世界樣貌,沒多寫反會被叫空殼子或中二作
其實這本把現實元素加在裡頭,算很成功了
他最大的缺點在比重失衡
PART1太長了
找夥伴那段根本可以刪
作者可能想加深印象以釀造後面劇情的張力吧
可是說失衡其實也不算,因為很多奇幻就這樣,前段交待的仔仔細細,打仗高潮反而像煙花爆一下沒了
奇幻文學的通病就在這
力道積到最後高潮卻太短
龍槍魔戒都是這樣搞
看了很不過隱
因為敘述設定成為劇情一大環節,有點挑讀者
不過這點來講這本作者反而做很多戰爭描寫,後期刺激感很足
說到頭來PART1可更短些,早點捧出三大主線嘛,但這不算設定的問題
是劇情鋪太久
原來如此... 問題果然還是在三條主線之前那段嗎?
我這種外行人看開場時很不適應, 到後來三主線各自為了目的而行動後感覺才豁然開朗. 若非下定決心一口氣看完, 在前面這邊真的很難撐下去.
始終有個錯覺, 這個作品如果是寫給同好之間相互欣賞, 評價或許會更高?
畢竟如你所說, 這種作品是因為本身特性會挑讀者, 或許對普羅大眾接受度沒那麼好, 但在已經接受這種風格的同好間, 反而能剃除這類作品普遍造成的爭議, 進而純粹欣賞白色世紀本身的價值 -- 而非白色世紀採用歐美奇幻風格而產生的優缺點.
總之, 這是個很寶貴的經驗, 謝謝你.
沈澱一下再來反芻這觀點.
續上
說到優點明顯算世界觀廣大,很多可挖掘的設定作者未端出來
地理現在只說到澳大利亞那邊
或雪靈絕招也是啊
劇情後段精采這你文裡有寫了
這裡不捏他,可是個人覺得最大優點是架構
說到這種最強的是馬丁的《冰與火之歌》,可是那本看了會吐血,八個視角...
作者跳出真理全知敘事法來嘗試多視角講故事,是沒到盡善盡美啦,可是中文原創應該沒人做過
只在網路小說看過,比這雜亂很多
這本好幾條主線把高潮穩穩的疊起來,交互演出結果
個人認為挺成功,至少讀時會一直想知道後面發生啥
可是R大你說對一點是後段劇情佳
有在看奇幻文學的會更喜歡
再說我沒在寫評,所以這裡來抱怨一下
說不定作者會來看
第一集結尾挺像樣的,可是末章該再多演一點吧
每個角色命運怎樣怎樣
PART1減個30頁
末章加個30頁
不是很好嗎?
要看耶
普羅大眾定義隨人講
讀奇幻文學的人口更多啊
不要說奇幻,就普通敘事小說來講多點描繪也沒什麼
故事好看就好看
可是還是覺得這本前後增剪30頁就更OK
另外有個意見想聽聽看其他人的看法.
三條主線裡頭, 其實有兩條發展到最後有高度相關, 相較之下另外一條比較獨立.
相關那兩條處理我蠻喜歡的, 但看起來比較獨立的這條總感覺不是那麼有必要塞在這本裡頭.
我的想法是, 獨立線本身是不錯的故事, 兩段密切相關的線也是, 為何非得急著在同一本寫出來呢?
在台灣, 我有遇過幾個喜歡歐美奇幻, 而且不知道為何都蠻鄙視(?)日系作品的友人, 光聽閒聊就覺得有種說不出的隔閡, 接觸一些推薦作品後, 只覺得這些作品在思考方式和意圖呈現的賣點都平常看慣的作品不一樣.
有人送給我反納尼亞的代表作品, 慚愧的是我連納尼亞傳奇本身都看不完...
純猜測...獨立主線對第二集可能有影響?
不是某某配角要帶東西回瓦伊特蒙嗎?
就好像《魔戒》的群象被打散了,幾段故事沒交集還是跳著講
這樣等有天交集了才好看(?
現實角度去想是出版社不會給你出好幾本不同主線的書
那樣讀者看也覺得單調吧
或許的確是這樣呢... 因為無法確定能分成多本慢慢醞釀故事, 所以一口氣同時展開了.
納尼亞傳奇是小學生作品...
R大這篇書評只說設定比重問題
不需長篇大論, 本可兩三句解決吧
猜說這本R大用讀輕小說的方式掃過, 沒掌握好
真講缺點也非只是設定失重
更別說諸多故事特點未提及, 有失中立喔
看RSD大大的書評慣了,知道你喜歡抓住一個點來研磨, 但真心說一句吧, 用全面的角度把各主題都拿來探討一下, 會較中立有信服力吧
世界觀優缺點、角色深度、故事脈絡掌握的好不好, 都可說上好幾頁呢
另外說為什麼要路凱線? 個人覺得很有必要啊
看似獨立它其實對讀者心理層面有影響啊, 至少對我有, 舉例翻翻229頁, 讀完路凱線親眼見證沒雪的要塞遭突破, 下一段就看到雨寒是對的建議被打槍
會不會為瓦伊特蒙緊張? 會啊
類似的例子書中不勝枚舉, 忽略囉
照RSD平常寫評方式, 難得看你卡在一個點忽略其他, 可能這本是奇幻小說磚頭書吧...
我很喜歡這本小說,但版主說得也很對,我也這樣想。
R大的推文一直都寫得很到位。在下也想設定有時會解HIGH說,但看在這是第一本就原諒他,今年的金賞蜻蜓姬也有類似問題。路凱線還蠻好看的,後面艾伊思塔線結束掉,雨寒/凡爾薩線很緊湊,可是在下愛看小隊戰鬥,路凱線除了結局整個衍變都不錯。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