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1日 星期四

心得(八百零八): 世界歷史秘聞軼事 神秘殺人檔案


這篇是關於文字創作基本書籍的介紹, 緣起請點這裡.

之前提過最基本的極短篇創作工具, 也推薦過以人物典型建立書單的方式,
這回要講的是比較容易被忽略的項目: 向歷史借片段
固然創作之前要先閱讀相關著作, 尋找適合自己的方向, 但欣賞名作之後,
有了鮮明角色, 也有豐富主題和扣人心弦的劇情, 但此時下筆總會面臨兩種困境:
其一是劇情受名著影響過深, 寫得太近似, 作者自己看覺得感動, 他人瞧見,
便要說這故事老套; 困境之二是主幹有了, 卻找不到內容填補, 小事件匱乏.

這個時候, 你或許需要的不只是名著, 而是雜書, 越雜越好.

小說大抵上是以 "人"為中心的故事, 歷史亦是如此, 向歷史借材料,
就成為安定而簡便的方式, 由事件去解讀各種時空下的人心與行為,
並以類比, 譬喻, 甚至是平行移植的方法融入自己作品中,
會看起來更有生命力, 因為那些正是 "人"的作為.

這次介紹兩本雜書, 並非因為正確無誤或考證詳實, 亦非巨細靡遺,
而是因為這些書以事件為單元來進行編撰, 易於觸發聯想, 代入創作.
換句話說, 閱讀這些書籍不是在看歷史, 而是在賞析對事件的切入點.

世界歷史秘聞軼事一書收錄內容以近代數百年內為主, 著重在國際秘辛,
涵蓋外交, 世界大戰, 國際局勢, 謠言, 著作, 名人之死... 等主題.
一般來說, 創作內容僅有一二位角色時, 人際關係較單純, 比較容易處理,
但涉及集團, 族群, 國家之類的多方角力, 對於創作者就是很大的考驗,
若將群體直接約化為一兩個 "人物"去處理, 顯得過於簡陋, 萬眾一心,
反過來說若企圖將群體中的差異一一表現, 又太過繁瑣.
因此閱讀與群體 -- 特別是 "國際"相關的歷史, 對創作相關題材影響甚鉅,
歷史正是由千百萬人共同演出的案例, 遠勝作者一人絞盡腦汁苦思.

若前一本是觀察群體思維與多方抗衡, 這本神秘殺人檔案就是講個體,
而且還是直擊人心的猛藥. 本書收錄歷史知名殺人事件, 並依照主觀分類,
由謀殺方式, 兇手與被害者身份, 甚至是影響力來分門別類.
內容大約是簡短的事件描述, 背景介紹, 最後再針對關鍵人物簡述生平.
這本著重在娛樂性, 因而字裡行間多以煽動性文字或是類似小報新聞方式撰寫,
基於此種特色, 此書請當成歷史資料的創作, 切勿直接奉為圭臬,
應當由這些極短創作去類比自己的作品, 對比其中吸引讀者目光的要素,
才是比較建議的運用方法.

除了雜書以外, 各項媒介, 譬如說電影, 音樂, 甚至遊戲或歌劇這類媒體,
其實都能啟迪心智, 讓原本僵化的表現方式變得更加生動, 有血有肉.
雜書的效果或許給人不夠專業的印象, 但若當作工具使用, 還是能解決眼前之急.
這類雜書, 特別是歷史相關書籍, 也同時能成為重要事件的索引,
由此再延伸的歷史類個人書單, 扮演作品的更衣鏡, 以古鑒今, 以實鑒虛, 能讓作品變得更為洗練.
子夏曰: 雖小道, 必有可觀者焉. 創作亦然.

沒有留言: